1. 什么是酒石酸?
酒石酸是葡萄酒中的一种有机酸。它是在发酵和陈年过程中产生的,由于不太溶解于酒精和水混合物,所以会在酒中形成晶体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酒石沉淀。虽然酒石酸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的危害,但它会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和色泽。因此,很多酒友都会选择将酒石酸除去。
2. 利用低温降解去除酒石酸
在葡萄酒生产的过程中,可以将葡萄酒放入低温环境中,这样酒石酸就会逐渐降解掉,减少沉淀的数量。具体来说,将葡萄酒放入冰箱中,将温度控制在0-2℃左右,让酒瓶放置在倾斜的角度上,酒石酸就会沉淀在酒瓶底部。经过一段时间后,可以将清澈的酒液倒入其他容器中,剩余的酒石沉淀就可以丢弃掉了。
3. 利用离子交换去除酒石酸
除了低温降解方法,离子交换也是一种适用于葡萄酒去除酒石酸的方法。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,通过对葡萄酒进行离子交换,将酒石酸与其他物质分离出来。通过这种方法去除酒石酸可以减少酒石沉淀的数量,保证葡萄酒的口感和色泽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离子交换器的使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,应该由专业人员操作。
4. 注意事项
无论是采用低温降解还是离子交换,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。首先,低温降解可能会影响到葡萄酒原有的风味,所以建议不要长时间降温。其次,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,以免造成二次污染。离子交换器使用后,应该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。最后,当葡萄酒质量不佳、酒渣变质,或者已经添加其他材料的情况下不宜使用去酒石酸的方法,这可能会对酒的质量造成更大的影响。